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来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是较为多见的疾病之一,是指患者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目前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例如头颈持续或间断牵引、颈围制动及纠正不良体位有效,还有手法按摩也有一定疗效[1]。本文通过研究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年以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9~65岁,使用传统治疗),实验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2岁,中医骨伤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两组病患的一把资料进行研究后表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此后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的批准认可。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文主要探讨两种按摩手法:①间歇拔伸法:患者仰卧位,一手托住患者颈枕部,一手把住患者的下颌,纵向用力拔伸,持续2~3min,可以重复3~5次。②通条督脉:患者俯卧位,医生用大拇指指端按顺序分别点按风府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每个穴位0.5-1min,点揉第一胸椎至第十二胸椎两侧夹脊穴,膀胱经俞穴,反复3遍。

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的方法进行治疗。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外治法可通过敷贴药,熏洗湿敷药;将药物碾成细末,选用饴糖、蜂蜜、香油、酒、醋水、鲜药汁或者凡士林等等,调和均匀如厚糊状,按损伤部位的大小摊平在相应的棉垫或者桑皮纸上敷在患者的痛处。内治法可以分为两种,一:①损伤三期辩证治法,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接骨续筋),后期治法(补气养血,补益肝肾,补养脾胃法,舒经活络)。②损伤部位辩证治法,(温阳散寒法,祛痰散结法)。二:内服汤药,配方具体为:防风12g,鸡血藤20g,葛根20g,丹参15g,舒筋草15g,桑枝10g,姜黄12g,炒白术12g,炙甘草5g,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加不同的药物,例如:寒湿型加入桂枝9g,细辛6g;肾虚型加入盐杜仲15g,菟丝子12g;湿热型加入薏苡仁30g,黄柏10g;瘀滞型加入泽兰10g,红花5g。每日一剂药,水煎2次混匀,分两次饭后温服,100ml/次[2]。

1.3 疗效标准

通过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来判定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3.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共50例,显效例25例(50.00%)、有效例21例(42.00%)、无效例4例(8.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实验组50例,显效例15例(30.00%)、有效例11例(22.00%)、无效例24例(48.00%),治疗总有效率为52.00%。比较数据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2.00%,(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髓核的突出或脱出,患者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症状,根性痛,根性肌力障碍,腱反射改变等,必须将本病的根性痛与干性痛(主要是桡神经干、尺神经干与正中神经干)和丛性痛(主要指颈丛、臂丛和腋丛)相区别进行对症治疗[3]。

传统的治疗主要是用按摩手法就能给患者带来很好的疗效,但是只能缓解患者一时的损伤,长期积劳成疾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根据相关中医研究表明,此种疾病多是由于患者积劳成疾,长期劳累所致。其内治法例如服用汤药主要是对关节活血化瘀,鸡血藤具有补血行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以及对凝血、纤溶具有很好的效用。防风一味药则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患者的破伤风正,脾虚湿盛。舒筋草则主要用于治疗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正对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再辅以外治敷贴药,对患处活血化瘀,缓解肌肉疲劳,内外的治疗配合一气呵成。

上一篇: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一篇:浅论中医骨伤博物馆的建设